close

(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/綜合報導)一名28歲的新手媽媽,先生白天上班無法協助擠奶,加上自己乳量不足,每2、3小時就要擠奶集乳。不到1週,發覺左右手的大拇指底部逐漸使不上力,甚至疼痛,罹患「媽媽手」,雙手手腕關節外側痛到無法擰毛巾、拿奶瓶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部主任趙明哲表示,由於是新手媽媽,加上懷孕期間可能有水腫情形合併肌腱輕微腫脹,才會擠奶擠到「媽媽手」急性發作。擠乳肩部外展、手肘離身 導致拇指施力過多趙明哲主任表示,媽媽手正式醫學名稱為「橈骨莖突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」,位置在大拇指底部、靠近手腕的外側邊,由於手腕不當施力,導致伸拇短肌與外展拇長肌肌腱及滑膜發炎腫脹,造成疼痛。在診間特別請這位新手媽媽示範擠乳的手部擺位,發現肩部外展手肘離身,手腕關節接近水平方向,造成拇指抵抗重力外展合併拇指重複施力過多,是導致罹患媽媽手的主因。經詢問病史,發覺懷孕末期有肢體水腫情形。趙明哲主任提醒,懷孕末期有肢體水腫,容易導致孕婦肌腱腫脹或周邊神經壓迫,再加上產後擠乳姿勢不正確,便容易患上「媽媽手」。經過超音波導引肌腱注射藥物,很快獲得緩解,搭配物理治療師執行超音波等儀器治療與運動指導,與職能治療師製作護木穿戴、教導省力的擠乳育兒方法,接受2週復健治療後,已恢復腕關節的正常功能。不只女性好發媽媽手 重複手部動作工作者為高危險群趙明哲主任強調,新手媽媽的擠奶集乳,可以請先生協助,如果需自己擠乳,使用同側手肘時應盡量貼近腰部,讓手腕關節接近直立方向,拇指才能省力外展,比較不會因擠乳而罹患「媽媽手」。容易罹患媽媽手好發族群,不單只有女性,通常會與職業傷害及不適當的手工具使用有關。包括整天重複手部動作的肉品攤販、廚房工作者,處理行政事務的出納櫃檯和銀行行員,與加工廠生產線作業員及手工藝製作者等。抱嬰兒時盡量讓手掌、手腕成一直線 與五指平均分攤趙明哲主任建議,新手媽媽抱嬰兒時,盡量讓手掌、手腕成一直線,與五指平均分攤嬰兒的重量,可避免嬰兒重量只由虎口及大拇指承受。哺育母乳,尤其是用手擠乳時,注意不要過度使用拇指,或持續同姿勢太久。最重要的是,一旦發覺手腕外側持續疼痛,休息亦未改善,應及早尋求復健專科醫師診療,避免服用過多藥物影響哺乳,並預防嚴重到需要開刀治療。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pabaj46115 的頭像
    mapabaj46115

    線上賭博www.s9uu6.com

    mapabaj46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